大皖新闻讯
3月29日,合肥疾控微信号发布提醒:3月份以来气温上升,市民走出家门在无限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之际,也可能正是蜱虫趁机叮咬之时。
蜱虫栖息生境和季节变化
(资料图片)
蜱俗称有很多,民间常称为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目前全世界记录的蜱种有896种,其中国内已发现129种。
前几年调查发现合肥市的优势蜱种是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也有少量存在。
蜱虫栖息生境多种多样,大部分蜱虫活动在森林底层、农田边田埂、草丛、草地、低矮灌木林、杂木林等有野生动物和家畜活动的环境,这些蜱虫的季节动态变化明显,活动高峰通常在3-11月份。
还有一些蜱虫栖息在巢穴、庇护场所及周边等区域,它们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不明显。
近年来发现马路两侧的绿化带、公园和景区也有蜱虫活动。
蜱虫的宿主和危害
蜱虫主要寄生在哺乳动物(如猫、牛、羊、狗和老鼠等)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如狗、羊、牛的耳内侧或耳根部、颈项部等处,人体的鬓角、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通过叮刺吸血释放毒素和传播病原体,并实现种群延续;蜱虫还能通过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迁徙完成栖息生境的转换。
蜱叮咬宿主动物(包括人类)时,蜱不仅会分泌一些毒素,导致蜱中毒事件,还能传播病原体引起多种经蜱传播的人畜共患病。
合肥市报道的蜱传病种主要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科学防蜱
1.应定期整理家居环境,清理和杀灭杂草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宠物)身上附着蜱。
2.避免在草地、树林、山地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3.做好个人防护,将双袖口、双裤脚和领口等处扎紧,建议穿浅色长袖衣服(浅色衣服容易发现蜱),佩戴帽子等以防蜱虫叮咬。
4.外出时,用驱虫剂(含有柠檬桉或避蚊胺成分)涂抹裸露皮肤,可维持数小时;用氯菊酯、驱虫剂等浸泡或喷洒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
5.离开蜱虫栖息环境时,检查衣物、身上和宠物体表是否有蜱附着。如发现人体或宠物被蜱叮咬,及时、正确摘除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叮咬部位及整个身体状况数周。
6.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蜱,更不能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7.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头晕、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或体征,要及时到大型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正确摘除蜱的方法
发现蜱叮咬一定要越早摘除越好,最好的方法是借助工具摘除,摘除后要观察蜱的完整性,以防摘除不完整。
直接摘除法:如果蜱虫叮咬时间短且没有镊子等的紧急情况下,可以戴手套或垫纸巾用力捏住蜱假头,在贴近叮咬的皮肤处,垂直向上直接拔除。并再摘出后仔细检查,确保蜱体摘除彻底。
借助工具摘除法:用乙醇涂在蜱体,使得蜱假头放松,再用镊子夹住蜱假头,不要夹腹部,尽量靠近皮肤,向上向前轻轻提取,避免假头拔断。也可以用一根细针或注射器头插入皮肤与蜱之间轻轻翘起。
如蜱虫叮咬时间过长、叮得太深、叮咬眼睑周围等敏感部位且所处情况严重时,需要立刻到医院进行手术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