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淄博因烧烤成为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后,随着古装仙侠剧《长月烬明》在优酷的播出,此前不温不火的蚌埠直接受益,连续数日占据微博热搜榜,成为新晋网红旅游打卡点。蚌埠旅游打卡的火爆,其实是春节以来旅游市场强势复苏的缩影,而这背后,正是“影视+文旅”的双向奔赴效应。
热门影视剧成为文旅部门香饽饽
(资料图片)
根据蚌埠市政府发布的数据,随着《长月烬明》带火蚌埠,蚌埠市禹会区“两山一湖”夜市经济集聚区各景点日均接待突破12万人次,青创集市每日人流量达5万余人次,日营业额近100万元。
蚌埠旅游的一夜爆火,让宣城、敦煌等地的文旅部门也坐不住了。随着五一假期临近,借助《长月烬明》剧中的宣传点,宣城、敦煌等地文旅部门争相在微博等平台上“拉人”,喊话网友们“五一”假期来打卡。
如“宣城来抢长月烬明了”这一微博热搜话题,阅读人次超过8700万,宣城市文旅局官微“诗意宣城”发布多条微博参与话题互动,向网友们推介宣称的文房四宝文化以及敬亭山、桃花潭、皖南川藏线等景点。而“敦煌旅游官方”微博也借助剧中美术设计取材自敦煌文化,召唤网友们来敦煌看莫高窟飞天壁画、鸣沙山月牙泉、雅丹魔鬼城及玉门关等,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还有青岛等城市借助剧中的同名景点、“谐音梗”等宣传本地景点,线上“争抢”“五一”游客。
其实蚌埠等城市的“因剧走热”并非个案。记者注意到,打卡热门影视剧中的取景地或相关景点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而各地文旅部门也意识到了“影视+文旅”的双赢,纷纷主动出击,借助热播影视作品招揽四方游客。
在文化和旅游部官方政务新媒体平台“文旅之声”发起的“打卡影视剧宝藏旅行路线”话题中,除了因热播剧《狂飙》引来打卡热的取景地广东江门,大理借助《去有风的地方》推广苍山洱海和本地非遗等文旅产品,腾冲通过《我的团长我的团》解读腾冲景点的风光魅力,宣城推介《幸福到万家》中的绩溪旅游,山西借《满江红》推介太原古县城,更有多地借《三体2》宣传本地取景地,甚至芬兰驻华使领馆官微也借势营销,通过电视剧《在暴雪时分》推广作为取景地之一的芬兰风光。
显然,随着各地旅游市场逐渐复苏,自带流量的热门影视作品成为各地文旅部门眼中的香饽饽。
既要有备而来,更要乘胜追击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制作方为讲好作品故事、提高内容品质,开始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选择拍摄取景地,这也为“影视+文旅”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影视作品与旅游目的地的需求是双向的,而结果更是能够互利共赢的。”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旅游目的地城市若想从影视作品中收获最大的推广效应和商业价值,不能只是将重点放在影视作品播出后的借势营销上,而是从前期的创作支持、本身的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投入。“‘影视+文旅’的融合,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
记者注意到,在微博、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上,热门影视作品可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借助影视作品走热的城市或景点也不时涌现。然而这其中的大多数城市或景点在一夜爆火后,只是“昙花一现”,便泯然众人,鲜有从网红打卡点变为经典旅游目的地的案例,更遑论发挥出“影视+文旅”融合的长尾效应。
蚌埠旅游的持续走热令不少旅游目的地羡慕,但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蚌埠的成功并非只是《长月烬明》的借势营销,而是当地“有备而来+乘胜追击”持续投入和经营的结果。
据蚌埠市政府发布的信息,在《长月烬明》尚未形成网络热点话题时,该地即主动出击,在各类媒体上宣传推广本地文旅项目。而在游客涌来后,该地趁热打铁,加快文旅服务软硬件升级,提升游客体验舒适度和满意度,与此同时,还联动客源地,在“五一”假期增开蚌埠至上海的高铁等旅游线路。在蚌埠文旅部门看来,游客“流量”自然令人欣喜,但“留量”才是长久之计。
(图片来自网络平台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