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这块试验田种植的是郑麦369,株型紧凑,抗倒性好,穗层整齐,落黄好。今年这个品种田间表现最好,预计亩产超过600公斤。”6月9日,在郏县长桥镇红伟家庭农产百亩小麦示范种植基地里,河南省农业特派员黄俊伟在测产现场对小麦单产进行了预估。

“今年遇到特殊天气,前段时间高温高湿,周边很多地块的麦田里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我这里种植的100亩示范田在黄主任的的全方位指导下获得大丰收,产量不减反增。”刘红伟说。


(资料图)

刘红伟所说的“黄主任”是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黄俊伟,高级农经师,2022年被聘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是郏县的小麦专家,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田保姆”。

近年来,郏县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充分发挥部门科技优势,鼓励科技基层人员走进基层、走进农村,深入农民的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的传授农业技术、实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潜心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全县的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种地要高产,科技是关键。为护航全县主导产业发展,扛稳粮食粮食安全重任,郏县农业农村局选派了一批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担任“田保姆”,结合农事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种田。

郏县红伟家庭农场是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豫西南中强劲小麦高效生产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基地,实施规模为100亩,主推品种是郑麦369,主推为宽窄行种植、绿色防控和“氮肥后移”技术。该项目依托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郏县红伟家庭农场。作为该项目的基地负责人之一的黄俊伟,今年4月12日,农业农村局在长桥镇红伟召开了小麦“科技壮苗”暨春季麦田管理现场会,动员全县科技人员投入小麦返青期管理。现场培训技术人员及示范主体70余人,通过微信群发放指导建议20余条,直接惠及农民群众23000余人。

“4月30日,为加强小麦纹枯病、条锈病和赤霉病的监测和防控,密切关注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我们召开了全县“一喷三防”现场会,引导和带动全县农民及时开展“两病一虫”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集中开展统防统治8万余亩,带动全县开展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30余万亩,及时有效的预防和防治了小麦病虫害,使今年小麦单产达412.2公斤,同比增长1.43%,单产居全市第一。”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的王丽琳经常深入一线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为开展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治技术的普及,我们制作了2期电视讲座,指导农民识别病虫害及开展针对性小麦病虫害防治。今年以来,共开展了5次科技下乡活动,共发放各类科技知识宣传册3000余册,接受群众咨询和开展针对性的指导2000余人,为群众解答各类疑难问题650余次,实地解决了20余个农业生产难题。”

为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黄俊伟先后在长桥楼王村红伟家庭农场组织12名种地大户开展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专题培训和座谈,并特别邀请了中国农科院博士生导师张勇实地开展技术指导,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农民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指导农民及时开展化学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病虫害,并找准防治最佳时机、找准病灶,防治到位,减少用药量,提高防效。

“改良土壤环境,抑制土传病害,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减少化肥使用量这是我们今年科技指导的重点。”张红云以现场技术指导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扎开展农业技术科普培训,特别是以种粮大户等新型主体为主,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累计培训6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推广6000余亩。“红云立足服务企业发展需求,引导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专利保护,今年帮助我们成功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并通过了验收。指导公司扩大农副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产品就地增加产值,指导我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蔬菜种植2000亩。"河南省鑫龙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郭自强对次深有感触。

5月25日以来,郏县小麦陆陆续续进入收获期,伴随着阴雨天气增多,小麦收获期遇到“烂场雨”,严重影响小麦后期灌浆,部分已发芽霉变,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都非常大。农民心急如焚,束手无策。关键时候,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黄俊伟、王丽琳、张红云来到了郏县红伟家庭农场、郏县森强家庭农场、河南省鑫龙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分包企业及种粮大户,了解小麦生产情况,帮助联系收割机械、烘干设备以及对接收购市场,把农民担忧的问题进一步捋顺,一一帮助解忧排难,切实担起了特派员特派作用,受到了企业主、农户的交口称赞,称赞科技特派员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农民的心田。

近期,郏县持续持续高温,全县大范围麦收相继展开,麦收已接近尾声,夏种工作也同步展开。种子落地,管字上马。黄俊伟又带着她的团队,肩负新的使命出发了,指导农户趁墒抢种、对套种作物指导追肥、防治病虫害,以秋补夏,用“田保姆”精神护航郏县粮食安全。(郏县县委宣传部供稿 李增强)

上一篇 下一篇
x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