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

不好意思,打开错了,应该是这个——国电投山东半岛南V场址海上风电项目 ↓↓↓

前几天,这个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71台海上“大风车”每年将为山东提供15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在蔚蓝色的渤海上,还有许多这样的海上“大风车”,转啊转个不停。

不仅给山东转来了“风电”这一清洁能源,也为山东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发展,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提供了“新动力”。

这是风电项目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山东工业发展过程中,极为需要的功能。

山东工业基础雄厚,拥有41个工业大类。工业在全省经济体系中占比近三分之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但工业的用电量也大,比如:2019年,山东全社会用电量6219亿千瓦时,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就占到了76.0%。

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既要满足工业庞大的电力需求,又要符合绿色低碳转型的要求。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海上风电”,自然成为其发展的重点之一。

从2021年12月,半岛南3号、4号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投产,发出山东第一度海上风电以来,山东在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片区,不断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

2022年,山能渤中A、中广核莱州等一大批海上风电项目实现投运,总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

而对于今年及未来风电项目的发展,山东也有自己的布局和计划。

与此同时,山东围绕海上风电产业,统一规划、一体开发,推进海上风电集中连片、深水远岸开发应用示范,以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和千亿级山东半岛海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一个海上风力发电机,由铸件、锻件、齿轮箱、轴承、叶片等多个零部件构成,而这些零部件,又要用到呋喃树脂、各类钢材、碳纤维等原材料。

通过其制作再到安装的过程,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下海上风电产业链条的构成:

在这条产业链中,山东企业的优势集中在上游零部件、下游运维等。比如,济南金雷科技公司在海内外畅销的6MW超大异形孔风机轴,是填补国内电气能源领域空白的首台套装备;2022年11月1日,长达113米的风电叶片在山东港口烟台港,仅用36分钟便安全高效完成叶片装船任务。

可这条产业链的中游,山东企业并不占优势。以海缆为例,国内海缆市场主要掌握在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等企业手里,这些厂商都不在山东境内,而通过打造海上风电基地、海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可以将这些企业吸引过来,实现更好地资源整合,促进产业发展。

比如东营,依托广利港港口及腹地土地储备优势,规划建设了东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全力打造“档次高、品种全、链条长、辐射广”的高端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截至2022年12月13日,山东海上风电装备项目达91个,涵盖了整机、叶片、升压站等产业链上中下游。

同时,烟台、潍坊等地市在海上风电相关的产业建设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烟台港,稳居全国主要风电设备作业港口第一梯队,正成为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的关键物流节点和重要增长极;

昌邑市,集聚中国华电、中国华能等一批“国字号”“央字头”企业,形成了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全业态发展格局……

现在,风电母港基地已经聚集了上海电气的整机、大金重工的塔筒、东方电气的叶片等配套产品,一条完整、坚实的海上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培育。

而山东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也在加快进展,并努力打造海上“能源岛”。

《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3年1号文件”,即《关于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二批)》,第19项也提出:

不久的将来,在蔚蓝的海面,不只有海上“大风车”,还有一座座“智慧能源岛”,为山东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不竭“新动力”。

闪电新闻记者 耿奇贤  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x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