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㊲】
(资料图片)
视觉化呈现 通俗化翻译 情感化共鸣
传统文化以多重打开方式拥抱受众
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一双温厚的手掌在反复推磨一只漆板。随着推磨,手掌的温度将漆面软化,掌间特制的细砖灰,同时抛光了漆面。镜头闪过,这件山西平遥推光漆器光亮如镜……
大型文化综艺《非遗里的中国》中,节目常驻嘉宾、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用沉浸式体验让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被更多观众认识:“文化传播是一项需要智慧的工作。透过荧屏,在鲜活生动的故事讲述中,在蓬勃创新的技术赋能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更好融入生活。”
近年来,在荧屏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发热潮:《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纽带,唤醒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文化情怀;《国家宝藏》不仅让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讲述中国故事,也更加贴合年轻人的审美……
可曾经,荧屏里的文化类节目,并不太引起广泛关注。“以前,此类节目常常由一个人站在镜头前枯燥地讲述历史文化故事,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难以持续。不少节目无法跳脱‘主持人+嘉宾’的刻板访谈形式,内容缺乏话题性,调动不了观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感。”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卫华说,以往的文化类节目机械输出、单向传播,没有发挥出大众传播优势。
随着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荧屏创作者开始重新思考,如何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突破以往文化类节目的传播瓶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总结了当下文化类节目精品频出的原因:“受欢迎的节目需要搭建视觉化呈现、通俗化翻译、情感化共鸣三座桥梁。视觉化彰显了文化的景观性与奇观性,通俗化提升了受众对厚重文化遗产的接受与理解,情感化彰显了文化自信及当代关切。”
从世遗到非遗,从考古到文博,从典籍到简牍,从国乐到杂技,从服饰到中医……近年来,文化类节目不仅拓展题材,也广泛尝试纪实、戏剧、访谈、竞技、真人秀、虚拟现实等多重“打开方式”。
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开始从广阔的历史中找到现实关联,带着时代发展的视角走进中华文明,不断找寻传统文化宝藏中的时代命题和当代价值:
《书画里的中国》以小剧场的呈现,讲述名画背后的文化典故与传统技艺;《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古韵新声》紧扣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时间节点,溯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共情共鸣……这些文化类节目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推动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景式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华民俗及其丰厚的人文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影视剧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广阔天地。正如作家马伯庸所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视听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底蕴支撑,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巨大的素材宝库。”
茶匙为笔,清水为墨,一朵花渐渐盛放于茶杯中,一众品茶客击节叹赏——《梦华录》中的“茶百戏”片段,引起不少年轻观众对传统茶文化的关注;望闻问切,采药熬制,师徒传承,《后浪》向青年人讲述中医传承、传递中医文化;刀光剑影,拯救危局,守卫家园,《长安十二时辰》以光影交错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担当履责、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
在近年来热播的影视剧中,人们时常能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点睛”融入:既可以贯穿现实生活中,以具象化的衣食住行落地;也可以从紧凑的故事叙述中,洞见底蕴深厚的中华历史脉络;还可以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思想理念。这些广受群众欢迎的影视剧,从多元角度解读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以精妙的表达彰显中国之美、文化之美,推动国风新潮流的不断兴起。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影视艺术的力量,链接受众、赋能文旅、共享知识,触达更多领域更多人群。
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李欣,平常喜欢在网上看中国的传统文化节目。“这些节目拍得太好了,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李欣说,“受到这些节目内容的熏陶与浸润,在我们学校,身穿汉服拍毕业照,几乎成了标配!”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7日 01版)
[ 责编:徐皓]